《表5 五种Embat模式的量化表》

《表5 五种Embat模式的量化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甘美兰中基于两种模式的即兴性演奏规则的量化研究——以西爪哇Sunda族甘美兰Salendro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以上所列模式可以看出,五种Embat模式最大的区别是一个周期内小节数量的不同,但在实际演奏中最直观的反映则是提示性乐器P(kempual)和G(Gong),G是一个周期的结束,而P的敲击频次(即前后两次敲击的节拍间隔),则决定了乐曲的Embat,这也是局内人作为旁观者去判定或作为演奏者去确定所用Embat模式的重要参照要素之一(见表5)。其次,除了第一种类型Gurudugan外,其余四种Embat模式中节点性乐器的敲击顺序与总和是不变的,即P N P N P NP P NG的周期循环。综观五种模式,P NP P NG的出现提示着乐曲周期性的结束,同时由于提示性乐器在乐曲中出现的间隔是相同的,因此,P的节点频次(敲击间隔)实际上是提示着Embat的选择,G总是表示乐曲一个周期的结束。(见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