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江苏省乡村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表1 江苏省乡村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江苏省县域乡村集聚与脆弱性评价》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作用方向中“-”表示负反馈性质,值越大,脆弱性风险越低;“+”表示正向作用,值越大,脆弱程度越严重;“=”表示中立指标,并无明显正负指向。

依据指标选取的系统性、科学性和代表性原则,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乡村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归类筛选和共线性检验,从资源脆弱性、经济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三大基本维度出发,最终确定乡村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13,30-31](表1)。就具体因子而言,农业劳动生产率指农林牧副渔的总产值与从业人员比重,侧重生产结构中劳动力投入与经济产出之间的效率回报评价;考虑到乡村小学教育实现基本普及的实际发展情况,利用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占年末常住人口的比重衡量学生受教育程度;根据科技专利的申请受理量与申请总量的比值判定乡村发展过程中的科技创新水平;第一产业就业水平采用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数与乡村从业人员总数的比值,以反映就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和乡村劳动力的基本素质;医疗卫生水平则利用卫生机构床位数与年末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从健康优势角度判断乡村自身发展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