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16年M6.2呼图壁地震震源机制解统计》

《表1 2016年M6.2呼图壁地震震源机制解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016年M6.2呼图壁地震发震构造及其对天山构造带隆升的启示:来自中近场钻孔应变观测的证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2016年M6.2呼图壁地震发生在天山北缘,其发震构造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天山构造带扩展模式乃至地貌长期演化的理解,然而对这一问题有两种不同解读:向南倾斜的低角度逆冲断层和向北倾斜的高角度反冲断层.争论集中体现在:1)震源机制解多样化,部分研究机构认为主节面为向北倾斜逆断层,另外一部分则认为主节面为向南倾斜逆断层(表1);2)从构造模式推断该断层大概率为向南倾斜的低角度断层(图1b),然而其他证据不支持这一结论,余震分布显示该断面可能是一条向北陡倾的反冲断层(图2),Lu等(2017)认为该高角度逆断层与1906年玛纳斯地震主滑动面呈y型分布;3)远震体波反演(Liu et al.,2017)和InSAR数据分析(Wang et al.,2019)难以区分向南和向北倾斜断面;4)从余震分布角度考虑,同样并不能排除向东南倾斜的低角度逆断层可能性(图2).同震库伦应变可为解决这一争论提供线索,断层位移在地壳中形成永久形变,应变性质和大小与断层面参数密切相关(Lin and Stein,2004;Toda et al.,2005),亦可通过同震应变反推断层面参数(Canitano et al.,2015).本次地震11~110km范围内分布有四台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布置的RZB型四分量钻孔应变仪(图1a),本文以它们记录到的同震应变验证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IGP-CEA,2016)和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16)提供的震源机制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天山构造带缩短和隆升方式的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