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洪山矿区含水层破坏易损性指标体系及评分》

《表5 洪山矿区含水层破坏易损性指标体系及评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华北煤田矿山开采导致含水层破坏风险评估:以淄博洪山煤矿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矿山关闭后,当地社会经济发生变化,此时起主要供水功能的奥灰水遭受污染,可利用资源量减少,地下水问题显现.根据淄川区水资源量报表,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占比为39.1%和60.9%;按照淄川区2000年人口和耕地面积统计,均分水资源量379 m3/人和740 m3/亩,较全国人均值少66.7%(范宁,2007).从2010年淄川区用水的供给结构看,岩溶水占56%,孔隙水占36%,裂隙水占8%.岩溶地下水是区内居民饮水、社会经济的主要供水水源.淄博市淄川区3次产业构成比例为3.5∶54∶42,耗水量小的第三产业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但耗水量大的第二产业仍占最大比重(于菲菲,2017).利用本文提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专家打分法进行各指标评分(表5),最终计算出洪山矿区含水层破坏易损性综合指数为8.375.因此,岩溶水可利用资源量减少,当地社会、经济易损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