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生计脆弱性评价方法》

《表1 生计脆弱性评价方法》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生计脆弱性概念、分析框架与评价方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生计脆弱性评价方法多借鉴脆弱性评价方法,逐步由早期的定性向定量评价转变,通过将模糊的因素用具体的数值表示,实现对研究区域的脆弱性进行量化比较。有关生计脆弱性的评价方法最常用的是综合指数法[31]、函数模型法[32,33]和参与式农村评估法[34~36],其次还有BP人工神经网络模拟法[37]、模糊物元法[38]和模糊认知映射法[39,40](表1)。已有的生计脆弱性评价方法通常在脆弱性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转换评价指标体系(增加面向生计的指标)实现对生计脆弱性水平的评价。虽然脆弱性评价和生计脆弱性评价具有同根同源性,但相比传统脆弱性评价,生计脆弱性融入了更多的政策、应对措施等人文社会因素,简单套用传统脆弱性评价方法仍然具有较强的局限性。构建生计脆弱性专属的脆弱性评价方法以及影响因素筛选分析方法是生计脆弱性评价方法攻关的方向之一。此外,生计脆弱性动态评价、监测,应对策略的动态调整预警方法,以及基于GIS技术的面向对象分析法、空间多准则评估法和可视化方法也是生计脆弱性研究领域值得进一步探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