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COPD患者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相关性分析(r)》

《表4 COPD患者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相关性分析(r)》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a P<0.05,b P<0.001

社会支持是建立在社会网络结构上各种社会关系对个体的影响力,主要是指家庭及社会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社会支持可以调控人的感情、思维,有助于维持患者良好的情绪体验。社会支持水平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表3数据显示观察组社会支持总分(27.16±2.89)分,而对照组为(38.85±5.09)分;且观察组患者的社会支持评定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廖卫平等研究结果相似[8-10],反映慢阻肺患者较对照组所获得社会支持少,这可能由于慢阻肺患者病情反复,医疗费用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使患者逐渐失去疾病康复的信心,不愿接受家庭与社会的帮助,与群体间的关系逐渐疏远,导致其社会支持利用度低下。表4数据显示患者症状自评中9个因子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均呈负相关,有相关研究表明,社会对患者支持度高有利于消除患者负性,改善患者心理状况[11-12]。慢阻肺患者随病情进展,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使患者不愿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寻求社会帮助,因此在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动用患者的家庭及社会支持资源[11]来帮助患者,同时家庭成员也应给予患者更多精神支持,提高患者社会支持水平,以改善患者心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