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高收入城市间同群效应的影响机制检验结果》

《表3 高收入城市间同群效应的影响机制检验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区域经济增长的同群效应——来自中国城市数据的经验证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估计系数的标准误使用聚类稳健标准误;(2)***、**、*分别表示1%、5%、10%的显著性水平。

Vit包含学习性模仿和竞争性模仿两类机制变量。借鉴邓慧慧等的研究[6],采用以下两种代理变量衡量学习性模仿:(1)内部学习效应。文章采用虚拟变量来衡量内部学习效应,如果城市i该年的人均GDP增长率值大于上一年的值,则取值为1,否则为0,用以表示城市发展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探索和经验而获得经济增长。(2)外部示范效应。城市i相邻地区中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城市数量越多,地方政府则可以从更多的城市中学习其发展经验。因此,用城市i相邻地区中同等收入水平城市的个数来衡量。关于竞争性模仿变量,采用以下两种代理变量进行衡量:(1)招商引资竞争。外商直接投资是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地方政府和企业会对招商引资展开激烈竞争,因此,用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来衡量城市之间的招商引资竞争。(2)财税竞争。地方财政竞争不仅限于空间邻近的地区,还可以按照经济实力标准来确定竞争对手[28],因此,用同等收入水平城市地方财政收入排名来衡量城市之间的财税竞争。估计结果如表3~表5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