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2001—2018年通过河南省审定水稻品种的优质达标率》

《表4 2001—2018年通过河南省审定水稻品种的优质达标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001—2018年通过河南省审定的水稻品种情况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表4可见,糙米率和整精米率平均值分别为79.47%和59.32%,达标率较高,变异系数较小;71个非糯稻中,有67个品种糙米率达到国标优质级别,占比94.37%,(其中Y两优551糙米率达到82.25%);90.14%的品种(64个)整精米率达国标优质级别,青二籼和扬两优6号的整精米率大于70%;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平均值分别为64.80 mm和18.23%,达标率高,变异系数大;60个品种的胶稠度达国标优质级别,占比84.51%,青二籼和皖稻87分别达到了90 mm和98 mm;有81.69%的品种(58个)直链淀粉含量达到国标优质等级;垩白粒率和垩白度2个性状的平均值分别为38.99%和6.52%,是限制河南省籼型水稻品种达标率的主要因素,达标率较低(分别为46.48%和49.30%),且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59.65%和72.39%)。说明这2个性状仍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应作为今后育种的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