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大小浮动分析区下平均通勤距离和职住比的相关系数》

《表2 不同大小浮动分析区下平均通勤距离和职住比的相关系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空间单元选择及多维度要素对职住平衡成效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采用手机位置数据估算.

城市的活力在于空间社会经济活动的专业化。就业岗位和居住人口在空间分布的相对平衡能在多大程度解释职住联系的实际成效,也就是人们的出行距离更短,这点依然值得探讨。必须首先确定一个合适的空间单元,以避免随意选取空间分析单元所造成结论缺乏一致性的问题。首先计算不同半径浮动区的职住平衡系数和平均通勤距离。按照逻辑分析,如果职住比对通勤距离影响很大,回归结果中相应的相关系数也应该比较高。从表2可以看到,当浮动半径取为3—10km时,通勤距离与职住呈现低度相关,其中浮动半径为3km时,相关系数值高,为此下面选择浮动半径为3km的空间单元,分析职住分布平衡与实际效果的关系。在两者相关性最高的情况下,如果发现关系仍然较弱,则说明仅采取职住分布平衡的措施作用有限;如果发现关系显著,则成为职住平衡实施尺度的依据:在与成效变量相关性最大的空间范围内(3km)采取这样的措施,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