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京都市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交通结构比较》

《表1 京都市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交通结构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日本京都市步行城市建设经验与启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京都市小汽车拥有率为京都府的相应数据;自行车出行方式含电动自行车,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含城市轨道交通和单位客车(中国城市),小汽车出行方式含单位小客车(中国城市)。资料来源:根据文献[8]和中国各城市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报告整理。

文件发布迄今,在市政府与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京都市的步行城市建设成绩斐然。每日进入京都市区的居民出行中,驾乘私人汽车的比例由2010年29%下降至2015年6.3%,年均下降4.5个百分点,同期乘坐公共汽车的比例则由不足10%上升至17.6%(见图3)[7]。京都市全部出行中的非私人汽车出行比例也上升了2.2个百分点,由2010年75.7%上升至2015年77.9%,其中步行出行比例由2010年22.8%回升至2015年24.1%,已接近于21世纪初24.2%的水平[8](见图4)。在小汽车保有率较高的情况下,京都市不仅拥有比规模近似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高得多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而且在维持合理的步行比例及抑制小汽车出行等方面,也比中国城市表现得更好(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