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模拟场景:基于FLACS的氢气检测器布置优化》

《表1 模拟场景:基于FLACS的氢气检测器布置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FLACS的氢气检测器布置优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以上4种场景的泄放压力(2.1 MPa)、温度(40℃)、泄漏孔径(25 mm),风速(1.5 m/s)相同。

比较同一水平面不同竖向位置与探测效率的关系。图4为不同竖向位置检测点在不同场景下达到氢气的一级报警设定值(1%)所需要的时间,值越小表示发现泄漏并发出报警所需要的时间越短,探测效率越高。图4(a)表示高于释放源2 m水平面上的计算结果(检测点1~5),图4(b)表示高于释放源1 m水平面上的计算结果(检测点6~10),综合图4(a)与(b)可以看出,同一水平面上,对应同种场景,检测点竖向位置与探测效率所呈现的对应关系基本一致:检测点2与检测点7的探测效率最高,其次是检测点1和检测点6,其他竖向位置的检测点发出报警所需的时间更长。由表1可知,氢气的泄漏方向是+X,检测点2与检测点7分别布置在对应水平面原点的+X方向,说明在已知泄漏方向的情况下,氢气检测器应布置在射流路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