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增减挂钩超常规政策特征的分类比较》

《表1.增减挂钩超常规政策特征的分类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扶贫特例”的利好与隐忧——基于四川案例的思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备注:1.“-”表示不存在,只有超常规政策的贫困县才拥有省级交易指标;2.超常规政策中贫困县曾有过对跨省计划价格和计划分配的突破(马边县案例),但随后回归了中央调控;3省内交易部分的价格和分配也是政府主导,但相比于省际交易部分的中央调控,省内调控的计划特征显然更

结合表1,以四川省案例进行说明。相比于常规政策中的诸县(区),中央政府对超常规政策中的贫困县和非贫困县放权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非贫困县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与多数地区相同,具有计划分配、有限指标、县(区)内交易,计划价格(4)等特征。而对贫困县而言,由于给予了特殊照顾,其指标可按交易空间差异分为省内交易指标部分和跨省交易指标部分。贫困县省内交易指标部分具有无限指标、计划价格的特点,而可跨省交易指标则受到有限指标、计划分配、计划价格的限制,尽管放宽了交易空间,但交易指标限量和计划价格限制避免了可能的过度交易。胡传景[23]在研究中指出,即便国家限定了挂钩指标数量,也会有个别地方为达到获取拓展城镇建设空间所需用地指标的目的而突破这种规模。此时,贫困县不受指标规模限制的特殊优惠,将给这种规模突破提供某种程度的示范或托词,在推动贫困地区从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中获得更多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