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红松人工林结实与分杈规律调查表》

《表1 红松人工林结实与分杈规律调查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红松人工林结实丰产技术的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红松具有顶端结实优势的生物学特性,侧枝不结实或很少结实。20世纪50年代,日本学者三岛超以我国东北红松天然林调查结果为依据,阐述了红松杈干性与结实的关系,并指出:“杈干回数越多者其结实量也越多”。对于红松人工林,其杈干性与结实量的关系,应以现有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找出内在的规律,探索分杈现象与结实量的关系,来作为促进红松母树林和优良林分结实措施的理论基础。为此,调查了本溪县、桓仁县、凤城县不同年龄不同地点的11个林分。测试了林分生长量及结实量,分杈树生长量及结实量,并将二者进行了比较(见表1)。由表1可看出,除2号标准地外,红松人工林分杈树单株结实量明显高于林分单株结实量。最多是前山人工林(35年生)为林分结实量的771.4%。11个林分平均分杈树结实量为林分的381.77%。分杈树的胸径、树高、材积分别占林分的110.36%、103.20%和127.08%。究其原因,红松分杈后,形成的数个顶端同原来的主枝一样,一直向上生长。分杈后,侧枝增多,针叶总面积增大,可增加有机物合成数量,并能满足树体生长和数个顶端结实的需求。因此,分杈树结实量增加的同时,又加速了树木材积的生长。对于红松人工林,年龄越大,分杈率越高。11个林分平均分杈率为43.65%,最高达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