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三江源各区的主要目标任务、问题和实施措施》

《表1 三江源各区的主要目标任务、问题和实施措施》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三江源草地多功能性及其调控途径》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三江源草地多重目标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草地可持续管理[3,5,10]。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和资源持续利用为目标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是实现三江源草地生态、生产和生活功能等多重目标重要途径。如何达到生态上合理、经济上可行、社会上可接受是决定多重目标实现的关键[10]。本文按照三江源热量、降雨量、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各业生产连续性及生产潜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及对农牧各业适宜性等依据[11,23],根据三江源土地利用及相应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规律,为了实现三江源草地管理目标,将三江源地区划分为3个区(表1):草地牧业区(如长江源牧区、黄河源牧区),农牧交错区(如三江源东北部的贵南县、同德县、玉树县)与河谷农业区(如共和县、贵德县、尖扎县、同仁县)。基于环境—草地、草地—家畜和草畜—人类的3界面系统耦合效应,充分发挥生态系统及其社会不同行业之间的“时空互补效应”“资源互作效应”和“信息与资金的激活效应”,设定3个区主要目标任务和关注点。在草地牧业区以实现草地生态功能为主要目标,重点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和退化草地恢复治理,进行科学研究监测,生态保护,草地合理利用,发展满足和维持草地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的“生态保护型”生态畜牧业;在农牧交错区以实现生态、生产和生活3个功能为目标,关注草牧业发展和资源配置,建立优良饲草基地建设,吸收河谷农业区农副产品加工高质高效的草产品,解决草地牧业区饲草资源短缺问题,建设集约化养殖小区,发展“资源循环利用型”和“有机健康养殖型”生态畜牧业,实现饲草与家畜的时空互补;在河谷农业区主要以实现生产和生活功能为目标,关注以资源、资金和信息为支撑的农副产品资源高效利用、畜产品加工、文化产业、休闲旅游和数字产业等,实现资源互作和资金与信息激活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