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三个班实验后测成绩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

《表3 三个班实验后测成绩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语法协助词块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三个班实验后测成绩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F(2,113)=27.493,p=.000<.001,由此可见,三种不同教学法对大学生英语四级听力理解水平的影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通过表3多重比较数据进一步显示,实验班1和实验班2的平均成绩与控制班的平均成绩对比,都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001),这表明,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词块教学法和语法协助词块教学法都比常规教学法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听力理解,进一步验证词块在听力理解中的重要作用(赵丹婷,王银霞,2013)。[16]听力理解过程中,语言信息的输入方式是流水式,所以一个人的听力理解能力与其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紧密相关。心理学界普遍认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单位(Miller,1996),[17]把词块作为基本单位,即可增加短时记忆的容量。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词块意识,加大长时记忆中词块的大量储存,在语言输入时,学生就可以直接调出已经熟练掌握的程式化的词块,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就能快速被解码,加快心理表征形成。实验班2听力总成绩的平均分是22.4500分,已经超过21分的及格线,与实验班1的平均成绩20.9231分相比,提高了1.52692分,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2<.05)。这说明词块教学法运用于听力课堂的同时,予以语法辅助分析,总体上可以实质性促进学生对听力的理解,这也进一步验证了英语语法能力与听力理解能力的潜在关系:语法能力与听力理解能力呈显著相关,而且语法能力对听力理解有预测作用(白丽茹,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