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远场地震波作用下CPD减震控制效果》

《表6 远场地震波作用下CPD减震控制效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颗粒阻尼器的曲线桥减震分析与试验》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L表示地震波沿顺桥向激励;T表示地震波沿横桥向激励

由图7可知,Chi-Chi波E1沿顺桥向激励时,设置不同的CPD后,模型桥的位移响应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模拟地震激励刚开始时,CPD对模型桥的动力响应略有放大,激励持续一段时间后CPD才开始发挥减震效果,这是由于颗粒阻尼器的减震效果与颗粒与腔体之间的相对运动状态密切相关[21]。当模拟地震激励刚开始时,颗粒与腔体之间基本保持相对静止,阻尼器仅依靠腔体与结构之间的弹性连接提供一定的调谐作用,相当于单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简称TMD),其减震效果受地震波影响很大[23-24];当模拟地震动持续一段时间后,结构的动力响应增大,颗粒与腔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或碰撞,此时颗粒阻尼器不仅能够提供更优的调谐作用,同时能够提供一定的耗能作用,进而发挥较好的减震效果。对于土木工程结构,有效均方根加速度减震率和位移峰值减震率是关注的重点。设定对结构动力响应有明显作用的有效加速度下限值为20cm/s2,以3#墩为例,表6给出了远场地震波作用下CPD的减震控制效果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