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铜、铝、钨/氢终端金刚石界面的平衡态几何结构参数》

《表2 铜、铝、钨/氢终端金刚石界面的平衡态几何结构参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金属/氢终端金刚石(100)界面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铜、铝、钨/氢终端金刚石表面的平衡态几何结构参数列于表2。可以看出,铜、铝、钨三种金属覆盖在氢终端金刚石表面,C-H键分别增长了0.000 6nm、0.000 3nm、0.000 4nm。比较五种界面模型,发现在钛/金刚石模型中C-H键伸长最明显,伸长率为0.8%,表明钛原子层对金刚石表面的影响最大。同时可观察到不同金属层对金刚石内部结构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对于C1-C2来说,钨模型增长最为明显,伸长率为0.5%。对于C2-C3,金、铜、钨分别增长了0.000 3nm、钛增长了0.000 1nm,铝增长的最为明显,增长了0.000 4nm。可以发现金、钛模型中C3-C4都呈现减小的趋势,分别缩短了0.000 6nm,0.000 5nm,而铜、钨模型中C3-C4都增长了0.000 3nm,铝模型变化最小,增长了0.000 2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