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瓦石峡凹陷下侏罗统康苏组烃源岩厚度统计表》

《表1 瓦石峡凹陷下侏罗统康苏组烃源岩厚度统计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塔里木盆地瓦石峡凹陷下侏罗统康苏组生烃条件及与邻区的对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瓦石峡凹陷辫状河三角洲体系的广泛发育,为聚煤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形成了该区侏罗系的主要烃源岩层[9]。凹陷内康苏组地层厚度237.0~855.6 m,平均厚度约451.4 m(表1)。烃源岩发育厚度一般为100 m左右,约占地层厚度的25%。红柳沟老煤矿康苏组厚度达477.4 m,烃源岩累计厚度为118.2 m,占地层厚度的24.8%。江尕勒萨依、其格勒克和艾莎汗托海厚度在310~470 m之间。若参1井和且地1井康苏组地层厚度均大于600 m,且地1井烃源岩厚度达140.5 m。若参2井仅钻遇康苏组地层237.0 m。整体来看,凹陷内两个沉积中心分别位于若参1井东南部深凹区和红柳沟老煤矿-其格勒克山前带,最大厚度可达607.5 m(若参1井)和855.6 m(且地1井)。其中,红柳沟老煤矿-其格勒克山前带烃源岩占地层厚度较大,为20%~25%;若参1井东南部深凹区烃源岩占比相对较小(约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