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对比》

《表1 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外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比较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国际上生态城市(Eco-City)最早出现在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NSCO)“人与生物圈(MBA)”计划中,该计划提出生态城市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中国的生态城镇建设始自于1986年江西宜春提出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随着绿色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不断深入,中国已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尝试这方面的规划建设实践。针对绿色生态城市定义不清,名称多样化等问题,学界仍处在讨论过程之中。马世俊、王如松认为生态城市是有效运用具有生态特征的技术手段和文化模式,实现人工—自然生态复合系统良性运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城市[1];沈清基等提出低碳城市是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城市在经济健康发展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处于低水平的城市[2];仇保兴将低碳与生态概念结合,定义低碳生态城市是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它是生态城市实现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切入点的生态城市类型[3]。将国内外相关的以绿色、生态、低碳和可持续等概念定义的城市类型对比如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