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岩(矿)石标本电参数统计表》

《表2 岩(矿)石标本电参数统计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金雨沉积变质型石墨矿床成矿特征及勘查方法初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经过对测区进行自然电场法梯度测量统计可知,全区自然电位梯度较低,正极值为8.0mV/m,负极值为-8.44mV/m,考虑误差以±2.0mV/m为限,异常点数为132个,占测区有效物理点的3.5%。由此可见,本区自然电位梯度变化不明显,不易形成强烈的梯度异常,这与本区岩(矿)石电参数特征一致。从自然电场法梯度测量成果可见,已圈定的异常多呈串珠状,其走向主要呈南西-北东向展布。测区异常主要分布于其西南部的江边坡矿段和东北部的摩坡佐矿段。与矿区地形地质图对比分析发现:异常主要分布于矿体出露位置及浅覆盖区,新近系昔格达组覆盖区域几乎无异常显示。根据实测物探数据、物性测量结果(表2),并结合已有地质资料,在测区共圈定自然电位梯度异常4处,编号分别为ZD1、ZD2、ZD3和ZD4(图1)。其中ZD1、ZD4异常区地表已有一定规模的矿体产出,为矿致异常,因地势条件因素限制,导致异常未控制完全,其正梯度极值为6.08mV/m,负梯度极值为-5.71mV/m。矿体倾向北,倾角较平缓,矿体连续且其厚度稳定。矿区石墨矿出露地段具有自然电位异常强度较高、视电阻率低的异常特征,据此通过自然电场法圈定了异常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