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中国冬季项目跨项选材实践》

《表5 中国冬季项目跨项选材实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冬季项目跨项选材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我国的跨项选材实践亦早于理论研究。在1982年轮滑运动传入我国时,有个别教练员尝试将轮滑人员转而进行滑冰训练。这些尝试没有固定组织,也没有专门计划,但可视为我国冬季项目跨项选材之起源。经历了漫长的“萌芽期”(表5),轮滑转滑冰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早年进行轮滑训练的韩天宇,转短道速滑并于2014年获得冬奥会短道速滑1 500 m银牌。2015年中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冬季项目和轮滑相关项目的“战略地位”随之提高,轮滑冰球入选2017年全运会及2020年冬运会正式比赛项目,速度轮滑入选2020年冬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此后,民间开展轮滑运动和自发的轮滑转滑冰热情高涨。部分具有轮滑传统的省市开始有计划地开展“轮转冰”跨项选拔,2015年苏州作为试点单位,有多名运动员参与速滑部的“轮转冰”计划(刘江山等,2019),其中郭丹、李思杉和李乐铭3名运动员经过短期冰上训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一阶段的“轮转冰”跨项局限在部分项目和区域,规模较小,但已经呈现出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轮转冰”开始由“自发”走向“自觉”。民间的自主尝试和局部计划催生了有组织的“轮转冰”计划。2016年6月16日,“轮转冰”试点城市——苏州成立了全国首支速度滑冰和速度轮滑“两栖运动队”;2017年10月27日,中国轮滑协会、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和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联合发布“轮转冰”项目,“轮转冰”跨项、“冰轮两栖”训练战略地位明显提高;随后,选材范围更广的“北京2022星选拔”轮滑选拔赛和冰上训练营也逐步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12个地区同步推进(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