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数据保护指令》对个人数据匿名化的规定》

《表1《数据保护指令》对个人数据匿名化的规定》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欧盟个人数据匿名化治理:法律、技术与风险》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笔者认为,《数据保护指令》前言第26条实际上是“风险预防原则”(precautionary principle)在个人数据保护中的体现,将“再识别风险”作为判断匿名化有效性的关键标准。为了确定个人数据是否(合法地)呈现为匿名,需要对数据控制者或任何第三方“使用所有合理可能的手段”(all the means likely reasonably to be used)进行评估或预测。尽管当且仅当“数据主体不再可识别”(data subject is no longer identifiable)时,个人数据才呈现为匿名(data is rendered anonymous),但由于匿名化过程的“可逆性”(reversibility)风险,这意味着该等数据不能永远处于个人数据保护法律的范围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