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多糖方差分析表:金针菇在藜麦固体培养基上发酵条件的探讨》

《表3 多糖方差分析表:金针菇在藜麦固体培养基上发酵条件的探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金针菇在藜麦固体培养基上发酵条件的探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F0.10(2,18)=2.78;F0.05(2,18)=3.55;F0.01(2,18)=6.01;*F值>F0.1;**F0.01>F值>F0.05;***F值>F0.01。

如表2和表3所示,据试验结果和极差分析可知,在第4组发酵条件下,多糖含量最多达116.55±1.31 mg·g-1,相较未发酵藜麦中多糖含量1.87±0.67 mg·g-1,提升了近62倍。影响发酵效果的主次顺序为:碳源>时间>氮源>碳氮源添加比例,并得出以多糖为目标产物的最适发酵条件为:蔗糖、蛋白胨、碳氮源添加比例5∶1,发酵时间15 d。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种因素均对金针菇发酵产物中多糖含量极显著影响。对其正交结果验证后发现:如图1A所示,金针菇在最适发酵条件下发酵藜麦后,多糖的含量为130.46±5.42 mg·g-1,与正交试验中最大值相比,约提高了12%。与未发酵藜麦相比,有极显著变化,提升了近7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