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油水体积比乳状液高温前后液滴粒径变化》

《表1 不同油水体积比乳状液高温前后液滴粒径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东海大位移井油基钻井液体系研究及应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以白油为基油,使用3%PF‐MOMUL‐1和1%PF‐M‐MUL‐LT配制乳状液,水相为质量分数25%CaCl2溶液,考察不同油水体积比下乳状液的稳定性。油水体积比为5∶5时乳状液有明显的油水分层现象,原因是水相含量高时,较少的乳化剂用量不足以降低两种液体间界面张力而使混合体系达到稳定作用,导致油水分层。由不同油水体积比的乳状液显微镜测试结果(见图4)和乳状液液滴粒径测试结果(见表1)可知,油水体积比为6∶4、7∶3、8∶2的乳状液较稳定,经过160℃老化24 h后,粒径均有明显的增加,其中油水体积比8∶2的乳状液粒径增加最明显。因此,油水体积比越高的乳状液由于其液滴的分散程度和界面层上乳化剂分子密集程度高而呈现出较高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