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鱼类滴滴涕农药含量》

《表4 鱼类滴滴涕农药含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QuEChERS-气相色谱分析厦门海域鱼体中有机氯类农药残留特征及风险评价》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DDTs在采集鱼类中的检出率为100%,且浓度高于HCHs,可能是DDTs的疏水性更强,且生物富集系数更高的原因。龙头鱼、带鱼和鳓鱼的DDTs含量最高,可能是因为龙头鱼的脂肪含量高,DDTs更容易富集在脂肪组织,而带鱼和鳓鱼则可能因为个体较大,生长年份较长,富集DDTs的时间更长所致。其平均浓度依次为DDD>DDE>DDT。DDT使用后,大部分DDT在有氧和厌氧条件下分别缓慢转化为DDE和DDD[33-34],因此,DDT和其代谢物(DDD+DDE)的比值常用来判断DDT的使用时间和生物转化的指标[35],也可以用于分析水环境中DDT的污染来源[29-30,36],DDT/(DDD+DDE)>1表示近期使用过DDT,反之则表示污染来自于早期使用的DDT[29-30,37]。从表4可以看出,所有鱼类样品中DDT/(DDD+DDE)均小于1,表明该水域中近期没有受到新的DDT污染。另外,DDD与DDE的比值能反应DDT的降解方式,DDD/DDE<1表示有氧降解,DDD/DDE>1表示无氧降解[38]。本研究中所有样品中的DDD/DDE比值均为0.9~1.7,说明该水域鱼类DDTs的降解途径大部分是厌氧的。工业上O’P’-DDT与P’P’-DDT的比值在0.2~0.3,试验中O’P’-DDT/P’P’-DDT的比值为0.7~1.4之间,说明该水域最近可能有三氯杀螨醇输入。各鱼类DDTs的EDI值均远小于国标规定的10μg/kg BW,说明该水域鱼类的DDTs残留量是安全的,但是应该警惕三氯杀螨醇输入后引起的DDTs污染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