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坝基岩体质量分级标准》

《表4 坝基岩体质量分级标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超高堆石坝建基面抬高可行性论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关于岩体质量分级,GB50287—2006《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查规范》中提出的主要参考指标为岩体的结构、岩体完整性以及强度。电站设计阶段的地质研究报告显示,坝址区的基岩主要受构造、岩浆入侵以及浅表生改造等因素的影响,裂隙发育,岩芯破碎、RQO值较低。但在原位条件且无较大扰动的情况下,岩体的完整性较好,波速较高而渗透性较低。上述岩体特征在我国西南地区的诸多大型水电工程中类似情况较多[7-11]。因此,基于相关规范和类似工程中基岩质量分级标准见表4。按照表4所列的分级标准,结合波速检测资料综合分析,研究坝段2693m高程的岩体质量以Ⅲ1为主,占81.5%,Ⅲ2级岩体次之,占9.4%,Ⅱ岩体占9%,仅有局部存在的大于20cm的断层带为Ⅳ级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