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生活空间质量的子系统》

《表2 生活空间质量的子系统》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多源数据结合的城市生活空间质量评价——以南京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既有的对生活空间或其他类似概念如居住环境、人居环境等进行质量评价的研究通常有两种视角。一是从空间环境要素的角度选取评价要素,如居住条件、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景观、文化环境等[13,23,24]。二是从人对空间环境的感知选取评价要素,如居住舒适性、生活便利性、环境健康性、安全性等[25-27]。从国内外研究趋势来看,评价视角逐渐从空间环境要素转向居民感知,因此本文从人的空间感知出发构建指标体系。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满足人类基本生活的四要素为:安全性、健康性、便利性和舒适性[28],国内外相关评价指标多采用这种标准或以此为基础进行增减[25-28]。而根据马斯洛经典的“需求层次论”,居民在满足以上这些生理与安全的需求之上,有着对社会交往的需求。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中已经将社会交往作为评价居民生活质量或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29,30],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居民对社会交往的需求也应当得到重视。因此,本文增加了“社会性”子系统,形成了城市生活空间质量的五个子系统(表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取了各子系统的评价要素和单项指标,最终形成由“准则层—要素层—指标层”构成的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