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各地区雄性岩羊角长》

《表2 各地区雄性岩羊角长》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西藏中部岩羊(Pseudois nayaur)的生命表初探及其栖息地质量评价》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西藏中部数据来自本研究,其余数据来自文献[1]。

角长完整的样品全部来源于浪卡子县及当雄县,对角长的单因子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年龄下角长差异极显著(F=53.22,df=1,P<0.001),不同栖息地差异极显著(F=9.85,df=1,P=0.005)。对不同地区各年龄平均角长的方差分析得到同样的结果(年龄(F=7.18,df=1,P=0.012),地区(F=15.04,df=4,P<0.001)),对比数据,可以看出西藏中部岩羊角较四川和贺兰山种群更长,而稍短于尼泊尔马南地区种群(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