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安东尼奥尼“情感三部曲”情感主题与空间元素简表》

《表1 安东尼奥尼“情感三部曲”情感主题与空间元素简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电影中的空间操作: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情感三部曲”印象》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建筑、绘画和电影领域的作品纷繁复杂,但它们都显现出一种公共性,表达了人类的精神和生存空间。意大利导演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1912—2007)的作品强有力地证明了艺术之间的相通性,他在成为导演之前就学习了建筑的相关知识,并在五十多年的职业生涯里,始终对建筑抱有热情,他的许多作品中都出现了著名的建筑或遗址。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作品为《奇遇》(L’Avventura)、《夜》(La Notte)和《蚀》(L’Eclisse)。这三部电影因其共同的主题——现代都市中人类的情感困境而被称为“情感三部曲”。电影中的空间元素既引人注目又令人困惑,尽管其他导演也并不吝啬给建筑和场景一些镜头,并借用空间本身的某些含义来传递其电影的主旨,但是安东尼奥尼更愿意拓展空间的意义(见表1)。正如弗兰克·托马苏洛(Frank Tomasulo)所指出的,对于安东尼奥尼来说,建筑“阐明了古代与现代、自然与文化、无神论与天主教、女人和男人,甚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主题。”[2]本文从建筑学角度出发,从建筑,街道和城市三个递进维度,分析导演在这三部电影影像中的空间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