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混合效应下模型估计结果及统计性质》

《表2 混合效应下模型估计结果及统计性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国家级新区对省域全要素生产率变迁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动态通用嵌套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备注:括号内为T统计量,***、**、*分别表示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5%和10%的假设检验。下同。

基于式(1a)、式(1b)和相关数据,本文基于MATLAB R2019a和极大似然法估算了国家级新区对省域全要素生产率变迁的影响效应模型。基于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的一般范式,本文首先估算了非空间计量模型下的参数估计结果,以保证纳入的控制变量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结论显示:国内三种专利申请受理量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不产生显著的影响,究其原因,本文认为专利申请受理量是技术变迁的一个结果性表征,无论专利申请与否,其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都是实际存在的。由此,本文删除了国内三种专利申请受理量因素,并建立非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如表2第2列所示。第2列的结果相比较而言,统计性质明显好转,解释变量的显著性均能通过假设检验。不过,此时似乎有一个不同寻常的现象,即R&D人均经费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变迁的影响效应显著为负。本文认为可能的原因在于:技术进步主要取决于研究与发展人员的智力投入;1991-2017年,中国省域全要素生产率还比较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尚较低,此时R&D人均经费投入将对R&D人员的智力投入产生较为明显的挤出效应,即人均经费投入增加将导致研发人员更为关注经费本身而忽略了智力投入,这与中国目前科研管理体制下研发人员的套利行为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