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反应条件对Ni(200)和Ni(111)晶面衍射峰强度比的影响》

《表1 反应条件对Ni(200)和Ni(111)晶面衍射峰强度比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纳米多孔Ni-P涂层催化制备螺旋碳纤维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8为升温速率及氢气还原对纳米多孔Ni-P涂层物相结构的影响。与图3相比可以看出,经过升温和氢气还原之后,纳米多孔Ni-P涂层的Ni(111)、Ni(200)和Ni(220)晶面均出现了很强的衍射峰,与标准PDF卡片人工合成的单质镍相(PDF04-0850)高度吻合,表明纳米多孔Ni-P涂层在升温的过程中Ni元素得到了晶化,为生长螺旋碳纤维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为了方便讨论,利用Jada 5.0软件对图8中不同反应条件下Ni(200)与Ni(111)晶面衍射峰的强度[I(200)和I(111)]进行测量,反应条件对Ni(200)和Ni(111)晶面衍射峰强度比的影响见表1。由表可知:升温速率为2℃/min时,Ni(200)晶面的择优取向强度最高;升温速率为5℃/min时,Ni(200)晶面的择优取向强度次之;通入氢气还原后,Ni(200)晶面的择优取向强度最差。I(200)/I(111)分别为1.1195,1.0507,0.2052。结合2.4节和2.5节的分析结果可知,Ni(200)晶面的择优取向强度越高,则生长的螺旋碳纤维的纤维直径越细,螺旋直径越小。除此之外,纳米多孔Ni-P涂层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还生成了Ni3P相。由图8可知,不同反应条件下3种Ni3P相衍射峰之间的相对强度几乎没有差异,纳米多孔Ni-P涂层中的P元素是以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将镍盐还原成镍,磷原子随镍原子共同沉积的结果。这进一步证明了影响螺旋碳纤维形貌的关键因素是结晶Ni相中的Ni(200)晶面的择优取向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