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0 不同贸易方式下的分析》

《表1 0 不同贸易方式下的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就业效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和*分别表示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括号内为t值。控制变量如表3所示,就业规模的考察控制了行业、省份和时间固定效应,就业结构的考察控制了行业和省份固定效应。

中国是典型的加工贸易大国,样本期间加工贸易出口额比重高达60%,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并不高,不同贸易方式可能会对企业出口增加值的就业效应有影响。我们根据贸易方式的不同,将企业分为加工贸易出口、一般贸易出口和混合贸易出口三类企业,表10中第(1)—(3)列显示,与其他两类企业相比,加工贸易企业其出口增加值率每增加1个单位带来的就业规模增长最多,这符合前文的预期,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含量不高,1个单位的DVAR意味着更多的劳动投入;第(4)—(6)列显示,混合贸易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对就业结构的负面影响较大,而加工贸易企业无显著影响,这一点暂时未有合理的解释,我们猜测可能与就业结构的考察仅限于2004年截面数据有关,无法控制不可观测的企业异质性,导致结果出现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