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内涝密度与平均地表起伏度相关性分析》

《表3 内涝密度与平均地表起伏度相关性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景观地形的小流域单元减灾调控评价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共有34个小流域单元在0°~1°的地表起伏度区间,且内涝密度在0.089,占总小流域单元个数的58%。内涝密度在0.042,且地表起伏度在2°以上的小流域单元仅为3个,占总小流域单元数量的5%。由此发现,平均地表起伏度越大,小流域单元内发生内涝积水的风险越低。地表起伏度,也称地势起伏度、相对地势或相对高度,是单位面积内最大相对高程差,可反映地面相对高差,是描述地貌形态的定量指标。地表起伏度在土地利用评价、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生态环境评价、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地貌制图、地质环境评价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使用不同尺度的地表起伏度会影响雨水径流方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