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菌株合成靛蓝产量的比较》

《表1 不同菌株合成靛蓝产量的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贪铜杆菌IDO转化吲哚合成靛蓝的特性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前期报道,由胜男等报道丛毛单胞菌IDO2在萘酚诱导下可转化吲哚合成9.0 mg/L的靛蓝[13],另外,假单胞菌ST-200直接利用吲哚合成靛蓝6.2 mg/L[14];Wang等报道不动杆菌PI2可通过苯酚诱导转化吲哚合成17.19 mg/L的靛蓝[15];而本实验室前期筛选得到的丛毛单胞菌MQ在萘诱导作用下转化吲哚可合成53.05 mg/L的靛蓝[16]。由表1所示,与以上菌株相比,本研究的贪铜杆菌IDO能在以吲哚为唯一碳源条件下生长,并表现出良好的转化能力,不存在二次污染。此外,与本实验的菌株与其他吲哚降解菌相比,合成靛蓝产率较高,应对其吲哚加氧酶进一步的探索。在后续研究将进一步对菌株IDO靛蓝合成条件进行优化,多方面对其研究,如:基因组、代谢组等,提高菌株转化吲哚能力,提高靛蓝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