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2015年贵州松桃、望谟、威宁县贫困村农村道路可达性指数分级统计》

《表3 2015年贵州松桃、望谟、威宁县贫困村农村道路可达性指数分级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乡村人口转移和农村道路建设的空间贫困破解机理及其对策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贫困村农村道路可达性指数越大,说明该村通过农村道路与国道、省道、县道等高等级公路的衔接距离越长,对外出行所需时间越长,可达性越差。按照自然断点法将上述3县农村道路可达性指数划分为三个等级:较好(0≤可达性指数<0.75)、中等(0.75≤可达性指数<1.75)、较差(可达性指数≥1.75)。总体来看,3县贫困村农村道路可达性指数等级较高,3县贫困村距离最近的国道、省道、县道等高等级公路的平均路程分别为3.93 km、5.30 km和5.01 km,40%以上的贫困村农村道路可达性指数处于较好等级;约40%的贫困村农村道路可达性指数处于中等等级,20%以内的贫困村处于较差等级(表3)。从空间分布来看(图7),松桃县农村道路可达性较差的贫困村主要散布在东北部的黄板和南部的盘信、孟溪、寨英等乡镇;望谟县农村道路可达性较差的贫困村主要集中分布在县城四周的乐元、油迈、昂武和桑郎等乡镇;威宁县主要集中分布在北部的石门、云贵和南部的哲觉、新发等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