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13年-2018年三种口径宏观税负比较》

《表1 2013年-2018年三种口径宏观税负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宏观税负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大口径宏观税负根据财政部网站公布的广义政府收入计算整理得到。

由图3可以看出,如果用预算内财政收入和预算外资金之和代表政府收入(2),那么,1978年-2010年,大口径宏观税负(政府收入/GDP)均高于中口径宏观税负,但二者差距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其中,1978年-1992年,大口径宏观税负大幅高于中口径宏观税负,最高年份(1985年)高出16.8个百分点,最低年份(1978年)高出9.4个百分点,平均高出14.4个百分点。但在1993年-2010年期间,大口径宏观税负与中口径宏观税负的差距明显缩小,最高年份(1996年)高出5.4个百分点,最低年份(2010年)仅高出1.4个百分点,平均高出3.3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预算外资金范围不断调整,并且部分预算外资金项目逐步纳入预算内财政收入。2011年中国预算管理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全面取消预算外资金,将所有政府性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并且,自2013年起,财政部开始正式公布广义政府收入,内容涵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不含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四类收入,并剔除了重复计算部分,由此计算的大口径宏观税负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