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互联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截面数据模型估计结果(2001—2016)》

《表2 互联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截面数据模型估计结果(2001—2016)》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互联网、人口规模与中国经济增长:来自城市的视角》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括号内为稳健标准误;***、**、*分别表示1%、5%、10%的显著性水平。控制变量为人均GDP滞后项、固定资产投资比率、人口增长率、人力资本。由于篇幅限制,控制变量的估计结果未列出。

为了提高结果的可靠性,本文也使用基于截面数据的收敛方程重新估计。与面板数据模型不同的是,截面数据模型中的“劳均”指标选用年末单位从业人数代替总劳动力人口进行平均。中国年末单位从业人数占城市总就业人数的份额相对比较固定,即使采用年末单位从业人数代替总就业人数,也可以保证回归结果的准确性。此外,本文采用了五种人口规模指标:(1)“人口规模(户籍)”为2000—2016年户籍人口的平均值;(2)“人口规模(普查)”为2000年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常住人口的平均数;(3)“人口规模(常住)”为面板数据中所匹配的2000—2015年常住人口的平均值;(4)“人口规模(就业)”为2000—2016年单位从业人口的平均值;(5)“人口规模虚拟变量”为0-1变量,人口规模超过300万的城市为1,其余为0。结果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