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中国历年区域茶类HI指数》

《表2 中国历年区域茶类HI指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茶产业区域竞争研究:测度与思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992年重庆仍然计算在四川中,为保持口径,本文没有计算1992年四川和重庆的HI指数。

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多茶类生产国,生产加工的乌龙茶、白茶、黑茶等具有十分明显的特点,2017年中国绿茶产量占总产量的66.59%,乌龙茶、白茶、红茶和黑茶的比重分别为10.84%、10.00%、9.17%和6.60%,绿茶一支独大的情况有所变化。从表2可以看出,1992~2007年,中国的茶类HI指数保持波动中上升的趋势,意味着不同茶类之间的竞争有所弱化,这与本文前述的1992~2002年茶产业的转型期基本吻合。这一时期的茶产业主要是传统绿茶的名优化和优质化,除了红茶外,其他各茶类并没有显著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但自2005年以来,中国不同茶类间的竞争不断加剧,茶类HI指数也逐年下降。事实上,近年来中国茶产业阶段性的乌龙茶热、普洱茶热、白茶热和红茶热等,恰恰都是传统绿茶以外的其他茶类对绿茶消费的冲击,而这些有助于满足新时期消费者更为多元化的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