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9 FDI与新型城镇化的U型非线性特征(调节效应)》

《表9 FDI与新型城镇化的U型非线性特征(调节效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FDI对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第(1)、(2)列中,Var表示虚拟变量PatentDummy;第(3)、(4)列中,Var表示虚拟变量FInvDummy。限于篇幅,其他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未在表中列出,如有兴趣,可向作者索取。下表同。

基于后发优势理论与垄断优势理论,本文认为FDI对新型城镇化的U型非线性效应受到技术水平和外资进入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对不同省份表现出不同的效应特征。这里参照隆格(Long)等人的做法[25],首先,分别选取每万人专利授权数(Patent)和外资固定资产投资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的占比(FInv)衡量各省份的技术水平和外资进入程度。如果实际值大于均值,那么虚拟变量PatentDummy和FInvDummy取1,反之取0。从分组情况看,两个组别包含的省份稍有差别,但取值为1的主要是北京、上海、浙江等发达省份,取值为0的主要是甘肃、贵州、宁夏等欠发达省份。其次,本文将FDI及其平方项与这两个虚拟变量的交互项代替原来的FDI及其平方项。最后,采用空间邻接权重矩阵和地理距离权重矩阵分别对技术水平和外资进入程度进行回归,结果见表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