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劳动供给的影响:2SLS回归》

《表3 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劳动供给的影响:2SLS回归》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多维就业质量视角下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就业效应评估——来自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证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劳动供给维度重点分析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周工作小时的影响。与工资收入维度类似,社会资本经检验也是劳动时间模型中的内生变量,应进行工具变量回归。限于篇幅表3仅汇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务工特征以及工作组织特征变量的估计结果。从模型1至模型4依次控制各类特征变量后,社会资本的回归系数逐渐下降且变得不显著,说明社会资本可能并不能直接降低农民工的劳动供给强度。农民工超时劳动现象一直比较突出,城市务工中的求职瓶颈以及生存发展需求,使农民工不得不以较长的劳动时间换取其他劳动报酬的提高(王静等,2013)。尽管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农民工获得工时及待遇都较好的劳动岗位,但农民工通过长时间劳动换取生存发展机遇的主观动机不易扭转,可能也很难改变劳动力市场中长期均衡的劳动供给行为。进一步以劳动法规定的“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作为判别标准,将因变量转化为是否发生超时劳动的二分类变量,就社会资本对农民工超时劳动发生概率的影响进行IV Probit回归。结果显示社会资本的边际效应为-0.6234,且通过了1%统计水平的显著检验,这意味着社会资本虽无法直接降低农民工的劳动供给强度,但其却可能帮助农民工获得各项待遇相对较好的非超时劳动岗位,在一定程度上仍有助于提升这一群体的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