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客观社会地位与愿望类型选择的交叉》

《表5 客观社会地位与愿望类型选择的交叉》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社会地位影响下的愿望类型选择》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表5可以看出,就居住地类型来说,农村地区居民较其他地区的居民对情感归属(E4B4)比对事业圆满(E4B7)的渴求更强烈,这与乡土文化有很大的关系,与费孝通提出的“差序格局”(1)理论契合;边缘地区和外省外镇的居民对稳定工作(E4B3)的愿望更为强烈。奇怪的是,边缘地区居民许愿“立己立人”(E4B8)的占比最高,他们处于社会结构的边缘处,却怀着构建社会和谐秩序的信仰,这正符合特纳提出的理论,处于“阈限”状态的居民在“交融”阶段,之前的社会结构、秩序、制度消失,在“许愿”仪式中展现无遗[13]。“移民的社会身份重构既是移民的内在诉求,又是理解移民社会行为的基础。”[14]交融的出现与形式是不可预期的、即时的,交融和结构同样“存在于所有的文化与社会的各个时期于各个层面之中”。而交融之所以被视为异常,结构之所以被视为正常,是因为“交融是关于现在的,而结构根植于过去,并且通过语言、法律、习俗延伸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