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乙型副伤寒沙门菌最低抑菌浓度研究结果》

《表3:乙型副伤寒沙门菌最低抑菌浓度研究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夏枯草抗菌活性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示没有明显抑制作用;“+”表示抑制作用强度。

分别取上述培养基中试验菌液1ml(剩余试验菌液置于2-4℃冰箱内保存),加入9ml 0.9%的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10-1菌悬液;从10-1菌悬液中取出1ml,加入9ml 0.9%的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10-2菌悬液;依次制备10-3菌悬液,10-4菌悬液,10-5菌悬液,10-6菌悬液,10-7菌悬液,10-8菌悬液。分别从10-6菌悬液,10-7菌悬液,10-8菌悬液中取1ml菌悬液置直径90mm的无菌平皿中,注人20ml温度不超过45℃熔化的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每个浓度平行三组),混匀,凝固,倒置培养24h后取出并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