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叙》三译本的“深度翻译”模式对比》

《表1《叙》三译本的“深度翻译”模式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典籍的“深度翻译”模式探究——以《说文解字叙》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下文以《说文解字叙》(下文略为《叙》)的英、日译本为例来考察“深度翻译”的具体实施。之所以选择英译本,自然是因为英语的普及性,而选择日译本乃因中、日语言具有亲缘性,故日本学界对《叙》较为关注,译本也较多。《叙》的英语全译本,据我们所见目前仅一种,收录于美国学者K.L.Thern(1996)所著Postface of the Shuo-wen Chieh-tzu:The First Comprehensive Chinese Dictionary一书。(4)《叙》的日译本有四种:第一种是收录于田中勇次郎编撰的《中国书论大系(卷一)》的福本雅一(1977)译本(以下简称“福本译本”);第二种是连载于《驹泽女子大学研究纪要》的远藤昌弘(1996;1997;1998)译本(以下简称“远藤译本”);第三种是连载于《比较文化研究所纪要》的冈村繁(1987;1988;1989)译本;第四种是连载于《饕餮》的田村(大田)加代子(5)(2014;2015;2016;2017;2018)译本。第三、四种译本实际上翻译的是段玉裁对《叙》的注疏,因此对《叙》本身未实施“深度翻译”,且该两个译本均尚未完结。鉴于此,本文以Thern的英译本,及福本与远藤的两个日译本为考察对象。三个译本均为全译本,且均采用了“深度翻译”模式,其具体形式可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