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间作模式对糜子不同器官氮素转运量和对穗的贡献率的影响》

《表2 不同间作模式对糜子不同器官氮素转运量和对穗的贡献率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糜子绿豆带状种植下糜子的氮素积累、代谢及产量变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达0.05显著水平。缩写同表1。

由表2可以看出,间作处理下糜子叶和茎的氮素转运量显著提高,2年试验平均分别比SP增加51.7%~78.9%和24.1%~55.6%。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糜子植株器官的营养物质均不同程度地向生殖器官转移,整体来看,对穗的氮素转运量主要通过叶片和茎秆来实现;对叶片而言,2017年贡献率表现为2P4M>4P4M>4P2M>2P2M>SP,分别比SP增加54.7%、45.3%、27.8%和23.5%,2018年则表现为2P4M>4P2M>2P2M>4P4M>SP,分别比SP增加79.0%、67.4%、65.9%和57.6%,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