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水产类与禽畜类嘌呤含量的比较[6,16,19,21]》

《表3 水产类与禽畜类嘌呤含量的比较[6,16,19,21]》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水产品嘌呤与人类痛风的相关性评估》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鱼类中嘌呤含量略高于畜禽类,远高于植物性食品[14]。由表3可以看出,绝大多数鱼类嘌呤含量>1000 mg/kg,鲣鱼、沙丁属于高嘌呤鱼类(>2000 mg/kg)、带鱼和竹夹鱼等属于中嘌呤鱼类(>1000 mg/kg)、舌鳎属于低嘌呤鱼类(<1000 mg/kg)。由表3可知,大多数贝类嘌呤含量>1000 mg/kg,而贻贝属于超高嘌呤含量>4000 mg/kg。食品嘌呤在体内转化终产物尿酸,最终导致痛风发作[15]。体内尿酸生成的过程中,嘌呤中的次黄嘌呤、黄嘌呤可以直接氧化成尿酸,腺嘌呤、鸟嘌呤等嘌呤要经过多次反应才生成尿酸。鲆鲽鱼、淡水鱼嘌呤较低,鱼类整体嘌呤分布:鱼皮>肝脏>鱼肉[16]。Clifford等[17]发现腺嘌呤、次黄嘌呤、腺苷酸、鸟苷酸和肌苷酸影响尿酸的程度远大于鸟嘌呤、黄嘌呤,曲欣等[16]研究发现动物性食品中次黄嘌呤含量均高于其他3种嘌呤,Lou[18]研究发现鱼和甲壳类的次黄嘌呤含量最高、贝类的腺嘌呤含量最高,Kaneko等[7]检测了32种鱼中有29种含有较高的次黄嘌呤。水产品中黄嘌呤含量均很低,鱼类中次黄嘌呤的含量最高,约占嘌呤总含量的60%[19]。次黄嘌呤的高摄入量可以认为是引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最大诱因,所以患病期间要尽量避免次黄嘌呤含量高的水产品。与禽畜类嘌呤含量相比(表3),鱼虾蟹贝等水产类属于高嘌呤种类,其中虾类嘌呤均含量最高,单论种类来看贻贝嘌呤含量最高(可达4135.0 mg/kg);海蜇、海参等水产类相对来说属于超低嘌呤种类,可达40~50 mg/kg,比大米的嘌呤含量(181 mg/kg)还低,所以痛风患者可以在发作期、缓解期吃些海蜇、海参等低嘌呤水产品,只要将嘌呤量控制在150 mg/d就行[20]。水产类肌肉中次黄嘌呤含量均很高,而动物类内脏嘌呤含量最高,其鸟嘌呤和腺嘌呤含量均较高[16];不同种类动物性食品中嘌呤的含量有很大差异:内脏和低含水量类食品>肉和肉制品>血液和汤类[6],鱼皮和肝脏的嘌呤含量高于鱼肉,比如鲈鱼肝脏的嘌呤含量2172 mg/kg是其肌肉嘌呤含量1036 mg/kg的2倍还多[16],所以痛风患者为了身体营养方面考虑,少食一些鱼肉,但要尽量避免食用鱼皮、内脏等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