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8 省际的扶助路径:省际经济融合、省际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与区域协调发展》

《表8 省际的扶助路径:省际经济融合、省际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与区域协调发展》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省际经济融合、省际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与区域协调发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作者根据stata15计算得出,括号内数值为2010年带动系数。

本文在中国“4大板块+3个支撑带”的宏观战略规划下,提出“2个第一梯队省份+3个第二、三梯队省份”的省际扶助方案,以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确保区域的协调发展。表8给出了中国次发达及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最优合作省份,是实现中西部地区省份经济快速增长的较优路径,其基本符合“2个第一梯队省份+3个第二、三梯队省份”模式,也是本文提出“2+3”方案的依据。各区域发展现状、阶段不同,盲目地展开合作定会事半功倍,例如正在“边缘化”的西北和东北地区,盲目地追求固定资产投资显然是不适宜其现阶段的,需要挖掘区域内部的独特优势、不盲目大开发,加大区域内部分工协作的深度和广度,是形成区域内部新经济增长点的长远办法。而作为中国经济发展“顶梁柱”的第一梯队省份,可以按照其带动作用最强的路径,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对一”帮扶,这样可以更高效地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为保障中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本文给出的中国30个省份具体合作路径,旨在为各级政府制定各期经济发展规划中有偏向、有针对性地选择合作省份,以为各省经济水平更高效地增长,补充一定事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