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X线片的Lane-Sandhu评分比较》

《表1 X线片的Lane-Sandhu评分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骨不连微环境中骨形态发生蛋白-9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变化的初步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术后2周时实验组骨缺损处有少量高密度影,考虑为早期少量骨痂形成,密度明显低于正常骨质,骨缺损间隙清晰;对照组骨折处明显可见较丰富骨痂影,密度明显低于正常骨质,骨折线清晰。术后8周时实验组骨缺损处可见少量骨痂,不连续,断端较尖锐、硬化,骨髓腔变小甚至封闭,骨缺损区清晰可见,呈骨不连状态;对照组骨折处可见骨痂,骨折线基本消失,骨折基本愈合(图1)。对X射线平片的Lane-Sandhu评分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在2周时评分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Z=-1.069,P=0.285),在8周时实验组评分结果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43,P=0.019),提示实验组出现骨不连(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