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一清代温州府属各县关羽庙修建情况表》

《表一清代温州府属各县关羽庙修建情况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清代温州的民间信仰》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就以上表格来看,清代温州府所有属县都记载了关羽庙的建设情况。而在明代,仅有永嘉县及平阳县的县志中留下过关羽庙记录。泰顺地处浙江最偏僻的山区,其地关羽祠庙明代情况不详,但在雍正五年时,知县朱国源奉旨建了关羽庙。玉环厅虽然新置于雍正初年,但雍正五年同样由同知张坦熊新建关羽祠庙。明代乐清县方志中没有留下关羽祠庙修建记录。但在光绪《乐清县志》中,就记载了19处关羽祠庙。除了官祭庙外,其它祠庙的营建者记录有:“黄塘武庙:在十三都,周行亭、周子元仝建(略)龙泽关帝庙:道光戊戌(1838)建,壬寅(1842)吴子干、吴相玉、李明玉、朱云理重建。南浦关帝庙:在十六都,同治十年(1871)罗宝珍倡捐重建。蒲岐武庙:初在南门外,明建文四年(1402)诸指挥建。国朝康熙间圮。乾隆戊辰(1748)移置城内街头,汛主李得升捐建。北关关帝庙:在二十二都,又名镇风庙,武生李林蔚建。”从乐清县的这些非官祭庙来看,其建设者多是底层武官及民间人士,可见关羽信仰在清代时已彻底民间化,广大民众已成为关羽祠庙建设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