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已有文献中沟蚀发生地貌临界模型方法及具体参数》

《表1 已有文献中沟蚀发生地貌临界模型方法及具体参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沟蚀发生的地貌临界理论计算中数据获取方法及应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于沟蚀发生地貌临界理论研究的是一定区域内沟道发生的S-A'统计规律,需要大量的(数十条或更多)侵蚀沟头上方S与A'样本,因此野外实测、大比例尺地图和遥感影像提取是获取数据的主要方法。S值是影响沟蚀发生临界条件分析准确度的主要因素,而野外实测能够准确判断沟头位置,可信度较高。因此,在侵蚀性降雨后对新生成沟头局地坡度及汇水面积开展测量是较为准确的[19]。然而,实测方法费时费力,导致基于该方法开展沟蚀发生临界条件的研究相对较少。大比例尺地形图与遥感影像结合的方法能够快速获取S与A'的现势及历史情况,有助于研究特定区域沟蚀发生临界条件随降雨、土地利用及植被覆盖等侵蚀环境的变化[20-22]。但地形图获取的S值可能较实测值偏低(表1)。此外,Vandaele等[19]与Poesen等[23]分别通过实地测量与地形图2种方法,获取了同一区域浅沟生成临界关系方程,发现2种方法获取的b值相似,均为0.40左右,而k值分别为0.08与0.025,差异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