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97例患者临床及病理因素与病变残留的单因素分析结果[n=97,n(%)]》

《表1 97例患者临床及病理因素与病变残留的单因素分析结果[n=97,n(%)]》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宫颈锥切术后病理因素预测病变残留的价值探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接触性出血或绝经后出血;#包括单纯内切缘阳性及内切缘和外切缘或基底均阳性;Δ首次术后病理与活检病理比较;TCT.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查;HISL.高度鱗状上皮内瘤变;NILM.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和恶性细胞;HPV.人乳头瘤病毒;LEEP.环形电切术

3.临床及病理因素与病变残留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残留组平均年龄为19.61±10.28岁,非残留组平均年龄为49.52±9.46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2,P>0.05)。同时比较各因素分类后比较残留率。孕次≥3次病例病变残留率31.88%(22/692),低于孕次<3次病例病变残留率50.00%(14/2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01,P=0.094)。切缘阳性病例病变残留率47.73%(21/44),高于切缘阴性病例残留率28.30%(15/5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7,P=0.049);进一步分析切缘情况,发现内切缘阳性病例(内切缘阳性组)病变残留率65.22%(15/23),高于切缘阴性病例病变残留率27.27%(15/55)和其他切缘阳性病例病变残留率31.5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15,P=0.006),而后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9,P=0.720),将后两者合并为内切缘阴性组。初次术后病理升级、符合及降级病例病变残留率分别为47.36%(9/19)、43.10%(25/58)和10.00%(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47,P=0.018),但前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6,P=0.745),将前两者合并(升级和符合组)与降级组进行进一步分析(表1)。